给豆制品加工厂起名?
登峰食品厂 登:下为“豆”。登峰,登上大豆帝国的高峰。
蒙牛名字的来源?
创立蒙牛前的起名工作至少经历了三个月,牛根生起先是向自己认识的朋友、教师、策划人、社会名流私下征名,这样征来的名字大概就不下50个,但还是没有满意的。
牛根生之所以对起名工作这般重视,与他”身在伊利”时的一次经历有关–有一次,在一个全国性集会上,有人问牛根生:”你在哪工作?”牛答:”伊利。”对方又问:”你在新疆伊犁工作了几年?”牛哑然。
事实上,”伊利”最早是回民奶食品厂所生产的一种雪糕的名字,因为卖得出了名,企业改组股份制时,就把公司名字叫成了”伊利”。
鉴于这一前车,在给蒙牛起名的过程中,牛根生格外慎重,他强调了几个简单的规则:一是字数要少,两个字能说明问题就不要用三个字,易听易记;二是要体现牛奶特点,比方叫”吹牛公司”,就既与”牛”相关,又在吸引注意力上具有石破天惊之效;三是体现草原概念,比如车牌的地域标志,”蒙A”、”蒙B”就是内蒙古,”京A”、”京B”就是北京,”沪A”、”沪B”就是上海……
于是,人们在”蒙X”、”蒙Y”的组合中,顺理成章地导出了”蒙牛”。大家都叫好。唯独牛根生不叫好。他说:我姓牛,叫”蒙牛”有”家企业”的嫌疑。
还有个名字也进入视线:蒙奶。但”奶”是上声,”牛”是阳平,读起来,”蒙奶”的力度不如”蒙牛”的力度大。一时僵持不下。有人出主意,把历次会议所起的备选名字全部写下来,然后集体投票,哪个得票高,就用哪个,一次了断!结果,在备选的十几个名字中,”蒙牛”独占鳌头。至此,”蒙牛”之名一锤定音!
品质部、质检部、品控部是一回事吗?
叫法不同,一般都会叫品质部,或者品管部!至于质检部和品控部一般公司没这个叫法,或者有也是隶属于品保部(公司比较大的可能会更细分不同功能的小部门,比如负责来料检验的IQC,负责供应商管理的SQE,负责制成的IPQC,负责客户投诉QA/CQE,负责体系的QS,还有就是负责专门测量的等等)!过程改善的PE,效率提升的IE,公司内部的制成品质工程是QE等等—–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!